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袁圣等泛亚电竞官网老师干货继续!鱼病预防逻辑——病毒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专题②

发布时间:2023-04-03 13:45:03    浏览:

  原标题:袁圣等老师干货继续!鱼病预防逻辑——病毒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专题②

  为何10年时间内,投入品成本从250元提高到了500-1200元/亩,而疾病发生率却没有因此而降低?

  水生动物病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一定的措施对水生动物疾病进行预防已经成为养殖中的重要工作,但是疾病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因素众多,十年间部分养殖重点区域除饲料外的投入品的亩均使用成本从250元提高到了500元甚至1200元每亩,但是疾病的发生率却没有因此而降低,各个主要养殖品种因为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应该在充分了解疾病爆发的诱因及原理的基础上,泛亚电竞官方网站形成体系化的预防工作,方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今天,我们推出第二篇文章:鱼病预防的逻辑专题②——病毒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后续还有一篇文章,敬请期待!上期回顾:多图快收藏!袁圣等老师又有干货!鱼病预防逻辑——细菌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专题①

  水生动物病毒对水温较为敏感,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病,温度趋于中间,发病越快;对寄主专一性强,通常情况下,一种病毒性疾病只会导致混养池塘中某一种鱼发病或者死亡;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存活,寄主死亡后病毒释放或死亡;感染鱼的规格相对固定,如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一般感染100克以下的斑点叉尾鮰苗种;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应以预防为主,在感染后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在治疗时应予考虑。

  常见的水生动物病毒性疾病有:鲤鱼疱疹病毒病-发病鱼种为鲤鱼(框鲤、镜鲤、建鲤等)、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发病鱼种为异育银鲫(图79)、斑点叉尾鮰病毒病-发病鱼主要是100克以上的鱼种(图80)、草鱼出血病-发病鱼主要是2斤以下的草鱼,青鱼、鳜鱼虹彩病毒病-发病鱼种为鳜鱼、加州鲈熟身病(弹状病毒)-发病鱼为加州鲈苗种、白斑综合征-发病品种为南美白对虾等各种虾类及部分蟹类(中华绒螯蟹也可携带病毒并发病)等。

  图79:鳃出血病只会导致池塘中的异育银鲫死亡 图80:斑点叉尾鮰病毒病只会导致池塘中斑点叉尾鮰死亡

  图81:鱼鳔同时出现弥散型及点状出血,说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图82:鳃出血病通常与细菌病并发

  病毒性疾病大多为条件致病,致病条件为病原存在、体质变弱(免疫力低下)、低溶氧胁迫等。

  1.水源-新塘进水时带入,养殖过程中进水时带入,不同池塘交叉感染;水体中的某些微生物如浮游动物等可能会携带病毒并造成传播。另外敏感品种以外的鱼种也可能成为带毒者(图3~83,84),在条件合适时传播给敏感鱼类。

  图83,84:弹状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引起加州鲈苗的熟身病

  2.苗种-苗种带毒已经成为常态,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获得。垂直传播指亲本携带的病毒通过繁殖的过程直接传播给子代,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疫区异育银鲫苗种鳃出血病病毒的携带率接近100%,加州鲈苗种弹状病毒的携带率超过80%,鳜鱼苗种虹彩病毒的携带率超过80%,鲤鱼苗种鲤鱼疱疹病毒的携带率达到90%,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携带率超过90%,这些携带了病毒的苗种被畅通的销售到全国各地,造成了个别品种全国范围内普遍的发病。

  3.苗场防疫(图85)-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场所鲜有防疫的概念,有时候为了吸引客户,甚至会组织养殖户进入苗场参观,此过程中养殖户可以接触池水、可以投饵、可以打捞查看苗种,都可能造成病原的传播。

  4.工具-苗场繁育用的工具如捞海(图87)、投喂工具等配制不规范,不能做到每口池塘有专用的工具,工具的混用也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某些细节设置不科学,如底层微孔增氧的曝气头过于贴近池壁(图88)、气量过大,工作时水面以上可形成微水滴并借助风力流通,导致了病毒的传播。

  专业捕捞队伍自备的网具没有经过消毒再次投入到其他健康池塘,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5.鱼体接触-投饵时,鱼会大量聚集在一起抢食,携带有病毒的带毒鱼可以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染给健康鱼(图89)。传统的投饵机投饵范围小,鱼集中度更高,导致投饵区溶氧低下,低溶氧胁迫对病毒病的暴发有重要的诱发作用。

  6.病死鱼-病死鱼随意丢弃或者商业化利用都会造成病原的传播跟流行(图90)。部分濒死鱼打捞后被冷冻,用作河蟹、甲鱼等的饵料,病毒通过此过程进行传播。更有甚者将打捞后的病死鱼烘干做成鱼粉,再返添至饲料中,对于疾病的防控极为不利。

  7.摄食(健康虾吃病虾)-凶猛的肉食性水生动物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如南美白对虾患白斑综合征后活力减弱,会被数十只健康虾抢食,病毒通过此过程传播。因此虾池发病后进展迅速,且死虾规格偏大,这是大虾抢食能力更强的结果。

  8.其他途径-如鸥鸟(图91,92)等。转运濒死鱼时可能掉落,造成病原的传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病严重的池塘有大量鸥鸟常驻下风处,隔壁未发病池塘往往也可发现濒死鱼,就是鸥鸟转运濒死鱼时掉落造成的。

  池边有较多杂草、树木对养殖不利,既遮挡阳光、阻碍风力,影响溶氧,也是各种鸟类的栖息场所,生活中的大量排泄物进入池塘,成为疾病传染的重要源头。

  免疫力的下降主要跟免疫器官的功能相关,而鱼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肝胰脏,因此肝胰脏的机能状态与免疫力的强弱高度相关。肝胰脏的机能会在过量投喂(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长期投喂营养过高的饲料(图93,94,需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肝胰脏脂肪浸润)、长期投喂营养过低的饲料(营养摄入不足)、长期缺氧(缺氧会导致摄食变差,消化效率变差,免疫机能下降)、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及肠炎等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肝胰脏获得的营养变少,亦会影响免疫机能,图95,96)、长期投喂单一免疫增强剂(会造成免疫疲劳,甚至损失肝胰脏功能)时下降。

  图95,96:消化道寄生虫及肠炎会导致营养吸收变差,免疫器官营养不足而机能下降

  池中的溶氧主要跟藻类的光合作用强度、夜间生物及微生物的消耗的平衡有关系。当池塘中溶氧总体充足时,仍可能出现局部溶氧较低的情况,如投饵区(图98)、捕捞区(图97)。低溶氧胁迫对小龙虾白斑综合征发病后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地笼中的小龙虾活力弱,易死亡主要跟地笼区域龙虾密度高,局部低溶氧有关系。

  传统的抛投式投饵机投饵区小,鱼群中心溶氧不到0.3Mg/L,也会对病毒病的暴发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水体分层及池底的缺氧状况(图99,100,101,102)。

  图99,100:藻类过量生长后为争夺阳光聚集在水体表层,可造成水体的分层,池底缺氧

  图101,102:裸藻、甲藻类夜间耗氧严重,导致凌晨溶氧低下,形成水华后易暴发病毒性疾病

  水生动物病毒对水温较为敏感,一般只在敏感温度内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获知病毒病的发病水温。在敏感水温到来前半个月投喂免疫增强剂或者抗病毒中草药,可以在敏感水温内形成较好的免疫力,对病毒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作用。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到了敏感水温或者已经发病后再投喂免疫增强剂或者抗病毒中草药,而免疫力的提升需要时间,最少要通过7-10天以上的投喂才开始起作用,因此效果就不会太好。

  非特异性免疫在鱼类免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鱼类对抗病毒的重要工具。非特异性免疫力又跟免疫器官的功能高度相关,鱼类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肝胰脏,因此需重点强化肝胰脏的功能。目前市面上流行着许多保肝药或者免疫增强剂,养殖户们也期望通过这些投入品的投喂快速提升肝胰脏功能,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肝胰脏功能的保持、免疫力的维持的核心是科学、合理的投喂,投喂营养配比科学的饲料,其他药物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养殖中,需要结合鱼体的检查,及时关注肝胰脏状态,进行精准的养护,才能起到较好的免疫力维持的效果。

  维持溶氧充足稳定是养殖中重要的工作,关于水质调控的内容已经另篇讲述,这里不再重复,主要突出重点区域的溶氧的提升,如投饵区,捕捞区等。

  可以改变投饵机类型,将传统的抛投式投饵机改为风送式投饵机(图103),这样投饵面积更大,鱼的摄食更均匀,聚集度更低,投饵区的溶氧会相对更高;在投饵区设置增氧机,一般是水车式增氧机(图104),在投饵前10分钟打开,可将投饵区外富含溶氧的水带到投饵区,增加投饵区溶氧,也可在投饵台下设置底层微孔增氧,保证投区溶氧的相对充足;在捕捞区设置底层微孔增氧,或者定期投放长效的增氧剂,也可以保证捕捞区的溶氧量。

  高温季节,晴天中午12-15点打开增氧机可以促进水体对流,将表层富含溶氧的水带入到底层,缓解池底的氧债,提高夜间的溶氧。

  改变投饵机类型,将传统的抛投式投饵机改为风送投饵机;在投饵区架设水车式增氧机或者底层微孔增氧;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套养适量草鱼,可在第一时间摄食发病虾,切断病原的传播;养殖工具专塘专用,使用以后及时对工具消毒(包括网具、捞海、投喂工具),也可减少病原的传播。

  苗种带毒将会成为常态,加强对苗种的检疫就非常重要。可通过PCR、病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等工具对苗种进行特定病原的检测,结合鱼体检查的结果,对苗种带毒情况,苗种质量进行评判,弃养带毒苗种。购买持证的良种场的苗种,对苗种的生产、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管理,坚决执行苗种产地检疫政策,意义重大。

  清塘可以很好的清除残存的病原包括病毒,保证下次养殖时环境的健康。推荐使用的清塘药物是生石灰跟漂白粉,清塘剂及茶籽饼对于病原几乎没有杀灭作用,不建议用于清塘。生石灰最好带水清塘,每亩使用量应达到350斤以上,在水中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漂白粉要带水清塘,其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起到杀灭病原的效果。

  苗种的投放细节较多,最好能在病毒病发生的敏感温度到来前完成苗种的捕捞、运输、投放工作,下池后及时投喂免疫增强剂,方可从容面对病毒性疾病,切勿在大规模发病时拉网、运输。

  经常加注新水的池塘加注新水问题不大,但是长期未进水的池塘突然加注新水风险很高。长期没有进水的池塘,在病毒病发生的敏感温度内不要进水,否则极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暴发。

  疫苗对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明确,在人类病毒病的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草鱼出血病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预防效果也十分明确,鉴于疫苗对病毒病预防的重要作用,生产一线应加大疫苗的推广、使用力度,通过疫苗的接种来降低病毒病的危害。

  疫苗的保护效率跟接种的鱼的规格、注射的时间、注射的部位、疫苗的剂型等有相关性,在具体使用时需综合上述内容。

  初级+中级两大系列课打包价1036元(原价1298元,限时8折优惠,还赠一本《鱼病标准化防控彩色图解》(袁圣老师独家签名书签版))

  扫码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地区+品种+行业身份(如鱼中、流通商、养殖户、经销商)

  多图快收藏!袁圣等老师又有干货!鱼病预防逻辑——细菌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专题①

  继续涨!鳜鱼、江团最高涨1元/斤!生鱼、加州鲈烂市跌0.2-0.4元,黄颡、鲟鱼...

  最高降200元/吨!3月25日海大、通威、恒兴、民昕...降价!豆粕暴跌将破3500元

  “三月瘟”重创珠三角虾业!曾“塘传塘”致400亩暴病排塘,这一病原不容忽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