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泛亚电竞app美食的散文欣赏

发布时间:2023-09-22 20:04:37    浏览:

  美食里的人文关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除了能解决人民的温饱,给人鲜美的口感享受外,美食里还有一种人文关怀,使人陶醉其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美食的散文欣赏(通用3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汤飨客,主人谦逊地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少不得人人要赞美一番,并且异口同声地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加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我来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我说:“不妨一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要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试验结果,大成功。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字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与其说喜欢文字,颇有点附庸风雅之嫌,小可既非文艺圈人士的考究,又非小资阶层的闲适,碌碌庸才,对于文字,仅此喜好而已。美食对我而言也有点奢华,因为我喜欢的食物,多不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席面,隐于山林,藏于市井,不足为饕餮之徒道也。比如什么野地里烤的红薯,乡间煮的毛豆,小时候电影院旁边的绿豆粥,每次我一说,老婆都在旁边摇头。

  美食也是因人而异,就像川菜的麻辣令喜欢者大呼过瘾,对于饮食清淡者而言,是一次很痛苦的磨难;文字也是,有人喜欢白话文的简洁明快,有人则喜欢古体文的对仗严谨。

  对于品尝美食,我是没有一点心得的,我更不是到处搜罗美食小吃的吃货,旁人如果问我哪里有美食?我更多的是一脸茫然。我只是喜欢美食的感觉,特别是喜欢菜品色感的搭配,比如说用洁白的盘子里面放一些碧绿的菜肴,点缀上几粒鲜红的枸杞,对于我来说,简单,清淡,赏心悦目比食物本身更有趣味。

  另外,我看到洁白透亮的餐具时,不由得总想起肤如凝脂,手如柔荑之类的词汇,老婆则严肃的批评我思想不健康。指尖所及精美的餐具,火花四溅,心神激越,作文也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得一二佳句,辗转反侧,欣喜若狂,夜不能寐。

  在吃的问题上,我早知道做为一个优雅的成年女性要矜持,要浅尝辄止,要小口慢嚼,要西施捧心举箸又止,可是,可是,无论多么用心的强记这些规则,一看到自己喜欢的食品,马上就会成为一只绿眼灼灼的老虎,兴奋不已,奋不顾身的扑将上去,大快朵颐,先吃为快。

  妈妈说,我从小就馋,看到任何好吃的,不吃到嘴誓不罢休,你可以笑着摇头,也可以将这情形看做是我人生中最初对世界的热爱和执着。不是么?我更愿意相信第二种说法的真实性,至少这样,我能够向意志坚定的人群靠拢,虽然只是吃的问题,可也是重要的生存问题嘛!

  我生在70年代,那是一个精神和食品双重匮乏的年代,因为欠缺所以渴望。我动用所有的手段和智慧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每天的5分钱零花钱永远存不到第二天,换成水果硬糖或者冰棍存在我的肚子里,不必担心在口袋里遗失;悄悄溜到仓储间,爬上大板凳,翘脚够下奶奶高高挂起的竹篮,每天一点点,蚕食掉硬得如铁块的月饼桃酥;克服胆小的恐惧,顺着倾斜的木梯爬到菜园的地窖里,独享为过年储存的葡萄,反正也是奶奶留给我吃的,提前吃光又如何……这样的例子直如天上的繁星,无法一一枚举。我的口袋和书包里永远都有糖纸、瓜子、葡萄干……以及你能够想象得到的那个年代的一切零食。

  不停的吃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胖小孩,其结果是我对一切运动和游戏失去了兴趣,哪个孩子会喜欢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呢?于是,我的第二大爱好悄悄崭露头角:躲开喧嚣的跳绳沙包毽子,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看小人书,看完去吃东西,吃完再来看,或者就边看边吃。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知道。从小养成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长大成人,做了母亲,依然如故。那个成语就是为我这种行为所设的,它叫做——积习难改。

  就在平静的叙述从前的此时此刻,在眼前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童年的美味佳肴:冻柿子粘豆包、冰糖葫芦嫩苞米,就连妈妈蒸的黄馒头和糖三角,都仿佛新鲜出炉,冒着腾腾的香喷喷的热气呀……狠狠的咽下口水,拨通千里之外母亲的电话问:妈,今天你给爸爸做什么饭?

  想妈妈的时候,也想吃她做的一切;想吃的时候,也一定是想家的时候。吃与思念可以互相转换,就如同物质和精神不能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爱情般亲密无间呢。

  放下从前遍是寻吃找喝的从前和童年,如今,在成年的生活中,我依然不停的在吃的路上乐此不疲,孜孜不倦。挨家吃遍美食街上的龙虾河粉盖浇饭、鸭血粉丝鸡丝面、冷面鱿鱼羊肉串还有油亮的糖炒栗子和日式的紫菜包饭……谁说贪吃是孩子的专利,只要我愿意,只要我喜欢,只要我的牙齿允许,我可以任性的吃到八十岁,人生得以如此,得意!快慰!

  或者,你会说我:很浅薄、很幼稚、很没出息。但是,我有自己的人生规则。罗素说过,最有成就的人生是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我喜欢的方式就是——读书写字和美食。我努力的做,认真的写,开心的吃,安然的睡。从前是,现在是,将来是,永远都是。

  如果问我在国内最想去哪旅游?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要去新疆!”是的,我从小就想去新疆,经常上网查阅关于新疆的资料。但是,你要问我新疆哪儿有美丽的风景这类问题,我可不知道。因为,我并不关心什么风景,只关心新疆的传统美食。

  我从网上查到,新疆最出名的食物就是葡萄。新疆的葡萄颗颗大又晶莹,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得水灵灵的。摘一颗下来放在嘴里,一股清爽、甘甜的汁儿就充满口腔。我看着图片和资料,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其实,用葡萄做的葡萄干也是十分美味的。新疆人将新鲜的葡萄放进一个四壁都有小窗户的土砌小矮房里,任太阳暴晒,让葡萄里的汁液在短时间内被吸干,葡萄干就做成了。

  除了葡萄,新疆的西瓜也是一级棒,每个西瓜都是翠绿翠绿的,犹如闪亮的绿宝石。切开西瓜,瓜壤红彤彤的,让人忍不住要一口咬下。其实新疆的水果都是个大味美,除了有勤劳的新疆人和他们开耕出肥沃的土地,还有那充满“天然营养”的阳光,水果们天天贪婪地享受着“天然营养品”,能不长得好吗?

  该说说熟食了,如果你去到新疆,一下子会想到什么熟食呢?没错,那就是烤羊肉串。

  因为新疆有肥沃的青草,使羊儿们长得十分健壮,羊肉当然也很美味。在烤羊肉串时,新疆人是直接将羊肉串放在炭上烤,再加上各种调料。这羊肉串我吃过,是新疆的尔人到漳州做的,绝对正宗。烤熟的羊肉串是深棕色的,细小的调料粉就像撒在它身上的细沙,而且,因为羊肉串是放在炭上烤的,我品尝的时候,嘴里除了有香香的羊肉,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野味。

  新疆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哈蜜瓜、大饼(库乃其)什么的也十分美味。但是,不管怎样,这也得归功于勤劳的新疆人。来吧,你是不是也喜欢上新疆的美食了呢?

  我们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当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但我却对新疆人民的当地习俗非常感兴趣。

  新疆人民有三大类习俗,分别为:饮食习俗、服饰习俗、民俗禁忌。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地的饮食习俗了。

  新疆人个个都是热情好客的,并且非常大方,只要你去做客,他们会热情地把你请进屋子,并端上他们风靡全国的一大名馔——烤全羊,再配着别致的各类抓饭,一大盘一大盘,毫不吝啬。他们还有和烤全羊相似的手抓羊肉。无论谁家办喜事、丧事,手抓羊肉是必不可少的菜。当他们饿了时,他们的小吃可谓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烤包子、拉面、油塔子、奶茶。更奇特的是他们能把羊奶、牛奶制成许多奶制品,这些奶制品,这些奶制品不但有纯天然的浓郁的奶味,而营养价值相当高。再有就是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酒,那种奶香和酒香的混合味道真能把天上的神仙都引来。

  到了寒冬腊月,他们还照样在街头围着火炉吃西瓜,并且还吃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新疆的饮食独有一道风味。那里的食物,天上美味,那里的人民,热情大方,新疆真是一个好地方!

  一说到那外焦里嫩,让人赞不绝口,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的烤羊肉串,就不难想到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除了这里盛产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的哈密瓜,这里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

  烤羊肉串也许在别地也有,但属新疆的最正宗吧!烤架上堆着煤炭块,再燃起火,放上一排刚穿好的羊肉串,撒点孜然,撒点辣子面。只见烤羊肉串的小伙一手攥上二十个铁钎子,一下翻过来,那一面已经变得金黄。浓郁的香味随着烟弥漫在数十里,引来了络绎不绝的人前来一吃。

  光吃羊肉串那当然是比较单调,新疆的小吃可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主食以抓饭和拉条子为主。那抓饭里有黄罗卜、胡萝卜、葡萄干、杏干、大米、羊肉。把萝卜切成条,葡萄干直接洗好了放,杏干去核,羊肉切成大块啃着吃。抓饭讲究的是火候,做肉有一种火候,做米也有一种火候,做抓饭容易,但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抓饭还是要来新疆品茶,新疆的抓饭肉炖的又香又烂,米焖的粒粒分明,香喷喷的。

  新疆人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奶茶,奶茶以砖茶和马奶熬制而成,喜欢茶香更浓一点的多放点砖茶,喜欢喝牛奶的就多搁点牛奶,总之一家一个口味,一家一个喜好。

  薄皮包子,烤包子是各有各的特色:薄皮包子,顾名思义,吃的就是皮薄,而且都是用手擀的薄皮,大约如同三张纸那么薄吧;烤包子的皮就没有薄皮包子那么薄了,烤包子的皮是又脆又香,让人垂涎欲滴。

  新疆的美食独具特色,种类是数不胜数。如果你也想品茶新疆的美食,那就来新疆做客吧!

  每逢春节和元宵,古镇的人家都会推石磨做汤圆。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涨,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包上些红糖、豆沙、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浮浮沉沉,煞是惹人喜爱。

  用一个木质的长柄勺,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人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便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

  合渣洋芋是我们镇上一道人人爱吃的美食。人们说:纵有山珍海味,最好吃的还是合渣洋芋。

  合渣洋芋的做法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把磨好的豆浆与刮干净皮的洋芋一同入锅煮熟后,加点菜末煮沸就成。当然,这菜末的加法就讲究了。老一辈人喜欢在豆浆里多放点菜,可是菜放多了就变得清汤寡水,口感也差远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洗净的菜在沸水里煮熟透,然后捞出来过几遍清水,挤干水后切成细丝,再揉几次,尽可能地减少菜里的水分,然后放入煮沸的洋芋豆浆内,煮沸后即可食用。另外,萝卜菜和南瓜叶弄来做合渣,吃起来又是一种风味。萝卜菜合渣的做法与做白菜合渣的方法差不多,瓜叶呢,先要把茎上的长纤维撕下,洗净后放点食盐,然后用手揉搓,把绿汁尽量挤去,再放入煮沸的豆浆里煮熟即可,这样煮出来的合渣就是乳白色的汁液里面夹带着一丝暗绿色的菜纤维,特别好看。再加上里面有汤圆一样大小的洋芋,那豆浆夹着青菜、和着洋芋的清香味儿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如果不挤出菜汁,合渣就变成了绿色,继而成为黑色,这两种颜色的感观都不好。如果喜欢吃咸的,还可以放点盐。如果把菜煮熟或是把菜汁挤掉后再做成的合渣,虽然口感和色泽都很不错,可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考虑,大量叶绿素的流失,实在有些可惜。琢磨来琢磨去,就用生菜试验了几次,没想到效果还挺不错的。

  合渣洋芋是一个清淡菜,放不放盐都叫人喜欢。它不但口味清淡,而且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菜肴,特别是吃了油腻东西过后,再吃上一碗,就显得更加清新爽口了。古镇人素来把它当作一门主食。

  办社饭离不开蒿子,那就到田边、土边、水沟沟边去掐,蒿子要掐苦蒿,掐的是蒿子上面的嫩叶。蒿子掐回来后要选去老叶子和夹带的野草,要剔掉蒿子梗梗。选过的蒿子叶洗净了滤干水分,然后切成细细的蒿子末儿,砍成蒿子浆,装进布口袋后,背到河里用洗衣棒使劲地捶,揉去苦水后再捶,反复多次,直到蒿子洗清水了挤干。背回来倒进大锅里,在灶孔里烧起大火焙干,焙出了香味,焙成了茸毛形的蒿松,办社饭的蒿子坯子就算做成了。办社饭还需要野葱、地米菜。那就到坡上去挖,到菜地里去找,弄回来掐去根须和老叶,也到河里去清洗,拿回来后,切成碎末儿,装在碗里备用。办社饭要泡糯米,按两斤大米一斤糯米的比例过秤,搓洗后用冷水泡软。办社饭还要切几斤肥瘦兼顾的腊肉颗颗。腊肉要剔去骨头,洗得干干净净,还要煮熟,切的颗颗最好有包谷子大。办社饭前要推一磨豆腐,包好的豆腐切割后用柴火灰吸干水分,洗去柴火灰后,烧一锅沸油,将切成包谷子大的豆腐颗颗炸黄炸泡,捞起来后装在盆子里备用。再切一碗姜末儿、一盆蒜苗末儿、半碗冬笋末儿,这些都是办社饭的配料。

  炒腊肉颗颗时,不能炒焦、炒干,只炒出油就倒入豆腐颗颗、姜末儿、蒜苗末儿、野葱末儿、地米菜末儿、冬笋末儿,等炒出了香味,再加入盐、花椒粉。起锅后舀进大盆子里,这就是办社饭的坯子。办社饭离不开大米,先烧一锅水,将大米淘尽浑水,滤干后倒入开水中,直到大米在开水中焯伸了腰,能用手掐断即可。大米不能焯得太烂,不然社饭蒸不熟,就是蒸熟了也是一甑子的稀糊糊,这种社饭就不好吃。焯的大米要有一定的硬性,抓一把捏紧了能马上松散就算焯得最好的了。滤了米汤的大米要急忙趁热与糯米和社饭胚子拌匀,直到大米的颜色拌成了社饭胚子的颜色,找不到一点净米就算拌好了。办社饭要用甑子蒸熟,才能正式品尝。甑子放进锅里,倒进的水只能在甑底下,不能淹过甑底。然后往灶孔里生火,加入杂木柴,让熊熊的火苗将锅里的水烧开,直到从甑子里串出了滚烫的气流,就开始往甑子里放入社饭半成品。等甑底上满了,再逐渐往上面倒,倒入甑子里的社饭半成品要边抖动边倒,使它们始终保持松松的结构。如果使劲倒,蒸起来会踏气,锅子里就像在唱戏,蒸过半天也不会熟,那半天也就白忙活了,还会受到等社饭吃的家人的埋怨。

  社饭半成品倒完后,在甑子上面搭一块包袱布就行了。这时,要连续地往灶孔里加入杂木柴,让火燃得很旺,才能一鼓作气地把饭蒸好。

  在锅里蒸饭是从上面熟到下面的,不是从下面往上面熟的,社饭也不例外,当满屋飘出了社饭的香味后,就表示社饭熟了。

  自己办的社饭分外爽口、好吃。掐的蒿子没掺一点白蒿和其他的蒿子。腊肉颗颗多一些,肥肉和瘦肉的比例相等,不会光是肥肉,也不会光是瘦肉,吃起来不会感到油腻,也不会感到油少。盐味合适,香味浓郁,咀嚼的社饭不会太烂也不会太硬,咀嚼起来又绵又软,能嚼出社饭的精丝来。吃社饭时能吃到蒿子的香味、腊肉的香味,能吃到野葱的香味、姜末儿的香味,也能吃到地米菜的香味、花椒的香味,这些香味综合在一起,就是社饭的香味。喜欢吃社饭的人,要吃两到三碗才觉得过瘾,不喜欢吃社饭的人也要吃一到两碗。总之,过社吃社饭成了所有土家人和古镇人的风俗,不管走到哪家,都吃得到社饭。过社是开年后古镇人的第二个民俗节,也就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仅记在心里,而且还要亲自经历。那几天的郊外,掐蒿子的,挖野葱的,找地米菜的人到处都是。现在条件好了,在每次做社饭胚子时都会多做一些,一是好带到远方的亲戚那里,让他们买点糯米买点大米就可以蒸社饭了;二是在想吃时,从冰箱里端出社饭胚子一解冻,又可以蒸社饭吃了。如果儿女从外地回来,或者来了亲戚朋友,用社饭胚子蒸成社饭,倒是一种拿得出手的美味佳肴,同时也体现出主人的盛情。又到吃社饭的日子了。在古镇,过社的传统风俗只会不断增温,而不会慢慢消失……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不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醒园录》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食珍录》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本心斋食谱》作者署名是宋代陈达叟,因为室名本心斋,所以又称本心翁。作者自述:常在书房里起居闲坐,玩味《易经》,床上围着画有梅花的纸账,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饮食崇尚清淡。有客人从外地来访,脸上流露出饥饿的神色。作者叫书童端上净素饭菜,客人品尝后说,没有尘俗气味。主客讨论食谱,就形成了这本书。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如: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这种记述方法,表现了作者富有文学素养,又因所用赞体简要,类似歌诀,容易背诵,所以就便于普及。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饪著作。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唐代杜甫有诗云:“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南宋时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诗中的山家、野饭,意思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饮馔。全书二卷,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部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许多菜肴别出心裁,各具一格,足可使人窥见当时烹饪技术、烹饪艺术所已达到的水平。

  书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药加工制配的食疗饮馔。如:萝菔面这一条下称:“王医师承宣常捣萝菔汁搜面使饼,谓能去面毒。”而麦门冬煎,则是纯药物,其标目下称:“春秋采根去心,捣汁和蜜,以银器重汤煮熬,如饴为度,贮之磁器内,温酒化温服,滋益多益。”由此可见是用纯药物加工和蜜制成,并加温酒后服用的一种保健饮料。总之,此书对了解江南饮食风貌和南宋烹饪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很小的时候生活在东北的乡下,那时候物质贫乏,食既是吃,吃饱就足够。不论是玉米高粱还是萝卜酸菜,能够填饱肚子,在年节的时候能够吃到肉食和饺子也就足够。

  那个年代,去饭店吃饭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不仅仅是我个人,在某个特定的群体都是一样的行为。很多时候,对于未来,实在是难以预料。我也没有想到在遥远的未来我能够有幸专业学习过烹饪并且因为工作的关系天南海北出差,权当是一种旅游和美食的享受。

  美食在当代,是一种文化,讲究绿色、环保、健康等等。许多文人墨客在千百年来留下大量脍炙人口、清新隽永的文章,咏叹美食更是成千足万,可见其一斑。有文化底蕴做铺垫,餐饮文化大放异彩就不足为怪。

  许多餐饮业顶级人才都是烹饪艺术家,艺术家的称谓都是名副其实的,绝对没有半点虚荣的浮夸。从烹饪食材原料到改刀切配,从煎炒烹炸到盛装器皿,每一样都有科学的道理,菜肴美食不仅仅在器皿色泽,更在味道和健康理念!

  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追求新的事物进而引发社会的进步,这是好事。尽管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来看,事物也分为三六九等,但是适合是最重要的。

  经常游走于山野之间,在村落里和千年古镇寻觅自然美食,我以为真正的美食在民间,绝对不是烹饪大赛里面颜色艳丽不中食用的花架子。伴着山林野景,品着不知名的菜肴,那真是一种享受,淡然一切世俗烦忧,感恩着上天的恩赐,在活着的生命中的每一天,少有遗憾不愧是一种快乐。

  曾经为了一种习惯的口味开车跑出百里欣然前往,那是一种痴迷,朋友发笑,是否至于?在经济条件和时间的允许下,哪有不至于?

  纵观现在社会,高端餐饮特定人群不知从什么时候向往乡村生活,于是乎,商家投其所好开设大量农家院似的酒店度假村,不时打出令人心动向往的广告引人耳目,实则去现场则令人大失所望。

  原因在于太多的商业化运作在里面能有乡村的静谧和人性的淳朴么?打扮花枝招展的年轻服务员虚伪的笑容能够让人心动才怪!各种从市场购进的原料不论是否有污染或者卫生,都一概进入厨房,能找到农家的味道?

  实际上,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加入到菜肴当中缩短了食物制作的时间并提高了鲜香的味道,但是却掩盖了食物本来的自然鲜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正如现在的社会,传统的文化和文字正在被现代化的思想以及科技化工具所替代,连最基本的文字常常是提笔忘字,字迹更是丑陋不堪。

  不论如何,美食是一种诱惑,很难让人抵挡,留在唇齿之间味蕾敏感的刺激,绝对是一种享受。在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能够充分拥有自己的空间该是多么惬意的一种境界啊!

  在杭州,有一种叫做“松子桂鱼”的美食,它但是我的最爱啊!每次到外面的酒店、饭店里去吃饭,这道菜但是必点哦!没有了这一道菜,好像其他再好吃的菜,都变得没有味道了。

  在很久以前,因为被鱼刺刺到了喉咙,所以那时的我但是不吃鱼的,别说一块了,一“滴”都不可能。

  可就在那时,桌上出现了一道黄澄澄的菜,在灯光的照耀下,好像还闪闪发光呢!我一下子就被这道外形靓丽的菜所吸引了。瞧,旁边还有些儿点缀的小星星――松子呢!这但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我稍微夹了一小块,发此刻那层黄澄澄的皮的里面,竟然是这么洁白,给人感觉又嫩嫩的肉啊!我毫不犹豫就把它往嘴里送。

  含在嘴里的时候,有一股浓浓的味道糊上了我的心上。那味道,然后甜里带了点酸味,酸里又带了点甜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嗯,外面酥酥的,味道浓浓的,又好象是脆脆的。总之,就是美味极了。

  而里面,我已开始还担心那肉会没有味道,让人难以下咽呢。可吃了下去,才明白原先那肉不仅仅又嫩又滑,该有的味道,一点儿也没有少啊,甜甜的,酸酸的,真是吃了一块还不够,还想要再来一块呢!

  那点缀的小星星――松子,不仅仅又脆又小,味道十足,外面,好像也包裹了一层浓浓的松子鲑鱼的味道。

  品尝完,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鱼,竟然有这么入味,这么好看,这么美味,这么完美的鱼!我对这道菜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赞!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然后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完美的感情与愿望。

  而我却想设计一个美食节,你们肯定有一大堆的疑问吧!哈哈!被我猜中了!下方让我来告诉你。

  我先设计美食节是因为能吃许许多多的美食。也能品尝各种新颖的美食。肯定能够饱口福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被两座大山封在中间,只有绕很远很远的路才能出去,几乎都是与外界隔离了,所以他们吃的东西都只仅限于一点点,什么红薯呀、什么野菜呀之类的。河里的鱼啊、田里的米啊,他们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一天,一个神仙到那里来游山玩水,为了不被人发现于是就变成了一位商人。但是他晚上在一户人家中歇脚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那里吃的东西十分的少。一问了村庄里的人才明白:那里的两座大山使他们与外界隔离了,根本就不明白外面的世界与外面世界的食物,神仙一听就决定要帮帮他们,他禀明玉帝后,玉帝也很同情他们,就让大力神去把那两座大山搬走。啊!大山最后搬走了,但是这位神仙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他仔细一想,好像想到了什么,朝着远方飞去,过了一会他带着十分多的美食回来了。人们十分感激这位神仙,不仅仅帮他们搬走了大山还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于是他们把神仙给他们带去美食那一天——5月10日定做“美食节”,人们亲切的称这位神仙为“美食仙”……很多年以后这个村庄因美食而闻名就称这个村庄为“美食村”……

  在美食节那天,人们能够把自我创作的美食与大家分享。这样美食永远就会有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了。

  因为吃牛丸时一口下去就会喷出肉汁,因此才得名……回味着这个名字,我不禁笑了起来,心想:“起名字的人不知从哪儿来的灵感,起了个这样的名字。”

  这时,一个“飞”上天空的面团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带着好奇心跑了过去。原先是个卖印度飞饼的摊点,一个清秀的小伙子身穿白褂,从桌子上揪下一团面团,往旁边的大理石板上使劲一扔。圆圆的面团立刻变扁了,小伙子把扁面团慢慢托了起来,开始在手指上飞转,看的我心惊肉跳,生怕面饼会掉下来,紧之后他把面饼往锅里一扔。“——”的一声响,撒点调料,再翻个面,烤个几分钟后,一个美味的印度飞饼就“OK”了。

  我但是大饱了口福,见到了好吃的就往嘴里塞,跟不要钱似的。什么油炸冰淇淋、叫化鸡、烤肉串、烤鱿鱼……平时吃不到的、这天都吃了个够。最好吃的就要数油炸冰淇淋了。我刚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是个奇谈。冰是冷的,油是热的,还要炸一炸,那冰不都化了嘛!之后我才明白,他们在冰的外面包了一层蛋筒。所以冰才不会化。我买了一个,咬上去外脆内滑,冰还持续着原先香甜可口的味道,真是“极品”啊!

  这天我扁着肚子出门,挺着肚子回家。就连在路上还回味着各种美食的味道,然后我期望襄樊天天都有美食节!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然后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务必品尝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然后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

  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能够了。之后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

  看着这碗羊肉泡馍,然后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

  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

  羊肉泡馍不仅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搞笑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之后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

  前几次回老家,路过西安,朋友在碑林博物馆西门的面辣子酒楼请我们吃饭。一看到“面辣子”几个字,我就很佩服老板的精明独到,用这个陕西著名的小吃作为酒店名称招徕客人,真是费了一番苦心。虽然分别多年,朋友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叫人感到温馨。当然,在酒楼吃饭,泛亚电竞app不只是面辣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酒楼里有陕西各地的各种特色美食,只是最后一道主食是面辣子,一人一小盅面辣子,外加一个巴掌大的小馒头,可以蘸着吃,或者直接把馒头泡到面辣子里,馒头的香气加上开胃的面辣子,吃起来有滋有味。

  面辣子,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其实,我的家乡合阳是叫蒸辣子,或者叫蒸辣子沫糊。小时候家里没有菜吃,用来就着馒头吃的。那时做法很简单,只要家里蒸馒头,就会蒸一碗或者两碗。具体的做法是:先给碗里放一把或两小把面粉,剥一些蒜,将蒜切成薄片,然后加点盐、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加点食用油当然更香,一边倒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直到将碗里的食材搅成糊状,注意水不能加得太满,距离碗口两三厘米,蒸辣子在蒸的过程中会有点发胀,太满了会溢出来,然后放进锅里和馒头一起蒸,等到四五十分钟后馒头蒸熟了,蒸辣子也就熟了。出锅后,用馒头蘸着蒸辣子吃,新出锅的馒头加上蒸辣子,非常美味可口。特别是里面的蒜片,蒸熟之后有一种特别的蒜香味,更是我喜欢吃的。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吃炒肉炒菜里的蒜头,也许是那个时候喜欢吃蒸辣子的缘故吧!

  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蒸馒头的日子,那一天中午,不仅有平时吃不到的蒸辣子,更是一家人难得的能在一起干活一起聊天的时候。因为我还小,只会拉风箱烧火,姐姐和母亲一起发面蒸馒头,一边烧火,一边听着母亲和姐姐聊天,这时候我不用一个人呆在家里,厨房里特别热闹。很小的时候,我还不敢吃辣子,母亲就和姐姐商量要给我单独蒸一小碗不放辣子的,姐姐总是说:“不放辣子,那不是糨糊吗?吃了会变得迷迷糊糊的!”我想真会变得迷迷糊糊吗?可究竟抵挡不了面辣子的诱惑,等到吃饭的时候,就顾不上什么会不会变迷糊的事了。

  我现在在广东工作,这里是没有蒸辣子。即使外面开了那么多的陕西饭馆,依然没有蒸辣子。我家也经常蒸馒头,可是没有老家那样的大锅,每次要蒸的馒头都要挤一挤,也没有空间蒸面辣子,但我的心里却时时想着蒸辣子的美味。其实,不只是我,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种秉性,好多海外华侨,都说是中国心,还不如说中国胃,小时候吃什么东西,长大以后他的胃就有这个记忆了,还是喜欢吃那种味道。他吃什么东西,就产生什么人种,不光这里的环境气候,还有它的饮食。有人问我,陕西人为什么长得都像兵马俑一样,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当然陕西人做的面特别筋道,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所有人一说到面食,都高兴得很,因为他们的胃对面食有特别的记忆。

  于是,我琢磨着,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做出蒸辣子呢?经过思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把所有的食材放在有盖子的沙锅里,不过比在老家做的时候还可以多加一些东西:如泡好的粉条、木耳、香菇等,喜欢吃肉的话也可以加一点。其实能放的东西不固定,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只是不能太多,但是蒜是不可缺少的。倒上开水搅拌均匀,盖上沙锅盖,放进微波炉烧十分钟左右就好了,这样蒸出的面辣子,照样美味可口,香气四溢。当然,吃的时候配上馒头,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觉。

  据说蒲城县有一官员去北京,看望杨虎城将军的儿子、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先生,问老人家喜欢家乡的什么。老人家说别的没有什么,只希望从家乡给他家找一位厨师,这个厨师只要会做一种面食就行,这个面食就是陕西著名小吃:面辣子。可见,对家乡的思念,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的念想,而是包含在对家乡的亲朋好友、一草一木、饮食风俗的具体人或事物的记忆之中。

  家乡有无数种美食,真的想全记下来。但太多了,不可能,只能将我认为好吃的东西记下来,留给后人。一位伟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拨面条就是民族的。

  在几十年前,一位同事曾以《香喷喷的拨刀面》为题写过散文,发表于本地报刊上,家乡的美食也因此闻名。

  拨面条可是一种美食。小时候,吃顿拨面条是一个梦。因为那时候每口人一年也就分十来斤荞麦,平日里不来客人谁家也舍不得吃。

  荞麦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期间降雨量不能超过200毫米,雨大了将停止生长,甚至是颗粒不收。我小时候最早学会的谜语就是关于荞麦的:红梗绿叶开白花,五方六月才种它。三块小瓦,盖个小房,里面住着个白姑娘。这些,是荞麦的真实写照。但荞麦由于生育期短,种植要求条件高,产量低,农民都不喜欢种。不过荞麦面好吃,荞麦皮是上等的枕头填充物,特别是荞麦面的拨面条儿,别有风味,农民为了尝鲜还是要种的,如今在我家乡的市场上,新鲜的荞麦面1斤已经是4斤白面的价格了。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对贫苦的农民夫妇,住在一间又低又窄的茅屋里,茅屋上只盖着三片瓦,所以人们都称他们为“三片瓦家”。三片瓦家虽然穷,却养了三个漂亮姑娘,大姑娘大麦,小姑娘小麦,二姑娘荞麦。

  大麦和小麦,高高兴兴地嫁给了两个庄稼人,成家立业,男耕女织,日子过得热火。只有二姑娘荞麦,跟大姐小妹不一样,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人懒,什么活也不干,什么苦也吃不了,还爱吃香的穿好的,整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喜欢头上戴一朵小白花。父母把她许给一个叫“苦得”的庄稼汉。荞麦嫌人家生得不体面,人老实,打心眼里瞧不起。

  村子里有个坏小子叫“寒露”,终日游手好闲,拈花惹草。一日在地里遇见荞麦,甜言蜜语,勾勾搭搭,从此二人眉来眼去,暗中幽会。荞麦学会了几句诗文,就更看不起大姐小妹。父母一提“苦得”,便顶撞父母。反正不愿和“苦得”成亲。

  在“寒露”千方百计的勾引下,荞麦姑娘怀孕了。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丑事。荞麦急着跟“寒露”成亲以遮丑。“寒露”却说门不当、户不对,丢了“荞麦”另寻新欢。

  荞麦羞愧难言,不想活在人世。父母从中安慰,姐妹来劝说。荞麦回心转意,情愿嫁给庄稼汉“苦得”。

  偏巧那一年天旱地裂,禾苗干枯。急于出嫁的荞麦,请媒人到“苦得”家求婚。媒人回来说,只要有一线之途,也不娶荞麦为妻。

  荞麦听了此话,眼泪只好往肚里流,知道都怪自己,是自作自受。再看大姐小妹,都是夫妻恩爱,自己失身“寒露”,身败名裂。还有啥脸活在人世!不如一死了事,就给“苦得”写了绝命诗:

  家住三片瓦,出身在贫家。小时爱穿红,长大戴白花。书生寒露把我害,死后不怨爹和妈。

  夜里,荞麦姑娘将诗藏在袖筒里,朝着三片瓦的茅屋拜了又拜,来到白天“苦得”干活的地方,长跪不起,呜咽泣哭,吐血而死!

  第二天,“苦得”来到地头,看到荞麦姑娘已经气绝,在她的身体四周,长出了许多红杆杆、绿叶叶、开白花的草。他可从来没见过,以为是荞麦变成的,所以把它叫作荞麦。

  “寒露”听说荞麦姑娘死在地头,也念往日之情,跑去看望。他刚走到荞麦跟前,那荞麦结的黑籽就唰唰地落了下来。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荞麦当作庄稼来种,下种时间比谷子、玉米迟好多日子也没关系。又不择地、耐旱。但必须在寒露到来前收割,要不就落到了地里。所以民间有“荞麦不过寒露”的说法。

  虽然荞麦产量低,但经家乡父老兄弟的精心耕种,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特别是用碾子碾出的荞麦面,做出的拨面条有一种特殊的地方风味。

  拨面条做起来简单。就是将碾子压的荞麦面用凉水和好后,在面板上赶成一尺宽、一寸厚的饼,用专用的拨面刀,挤压切砍于滚开的沸水中,漂起就用筷子挑入碗中,拌卤子食用。

  荞麦面拨面条清新可口,做卤子的原料有好多种。但只有用农家大酱缸里的红咸菜、加少许瘦肉做出的卤子别有一番风味。记得一位省城来的客人第一次吃拨面条,小伙子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一次吃了3大碗,边吃边叫好,结果一下子撑着了,接下来3顿没吃饭。

  黄米又有大黄米、小黄米之分,大黄米是由黍子去皮而成;小黄米是一种有粘性的谷子去皮而成。不论是大黄米还是小黄米,都必须淘洗后趁湿磨面,经发酵后做包子皮,近几年城市出现豆沙馅的豆包,俗称豆沙包。农村豇豆或小豆都是自家产的,很少有人买豆沙馅。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的迁移,在许多城市逐渐出现了白面皮的豆包,为了区分于馒头,还用胭脂在上面点上红点,馅也逐渐简化,不用豆沙而直接将红小豆煮熟,加糖,看起来,豆包馅一粒粒的,很散的。

  粘豆包是一种由粘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先将黄、黏米淘洗干净,沥干水,用碾子磨成面,习惯叫“压碾子”。那时农村没电,更没有磨面机,全屯只有几盘公用的石碾子。说到压碾子,不但花力气,还要排队,大人们常常没等天亮就顶着星星、冒着严寒去抢头班碾子了。

  粘豆包是一种特色美食。作为春节期间的民俗食品,深受农民的喜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年味的特色食品了。

  在我的家乡,每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忙着蒸粘豆包,这是百姓一年生活当中的大事,也是对忙碌一年的一个交待。粘豆包,借“年”的音,取意连年有余。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因为那时北方不产细粮,每逢年节才供应一二斤白面或大米,粘豆包就是乡亲们最奢侈的食品了。更是小孩们喜欢的美食。还在锅里蒸着的时候,就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锅一打开,围着锅台观望的我们,见了那香喷喷的美食,早已垂涎欲滴。刚出锅的粘豆包粘手粘牙,一定不能着急吃。听老人们讲,邻居二哥性子急,也是饿了的缘故,干了一天活,进屋时妈妈正掀锅,忙着说:妈,这也太饿了。妈妈说:等一会,凉了再吃,现在太热。没事,这么大人了,还怕热?给一个吧!妈妈发了善心,起出一个给了他,他接过来吹了一下放嘴了,一是二哥的嘴太大,二是老太太做的豆包太小,再加上豆包太粘,二哥嚼了一下,烫得“嗷嗷”叫了起来,豆包太粘,将一口牙牢牢地沾上了,也是嗓子眼儿太细,咽不下去,嘴里填得太满,吐不出来,牙在热豆包里的滋味可受不了。科学家说: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但也是人体最怕热的器官,待二哥将豆包从嘴里吐出来,里边几只大牙的神经都受损伤了。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天开始,二哥再也不敢吃热的了。现在想想,吃豆包蘸白糖,条件好的家庭再加点荤油,吃起来既甜又香,真是别具风味。

  小时候,每当在外面玩耍累了、饿了,回到家里,妈妈早就将豆包在锅里给热好了,有时候手都来不及去洗,掀开锅伸手就拿一个,趁热吃一口,真的是香气扑鼻,其香真的绕梁三日呢。

  蒸粘豆包很麻烦,城里人没有大铁锅,更没有既通气又保温的高粱秆锅盖,往往农村朋友过年前给送些去,都当美食收藏,吃着也会觉得特别香甜。

  粘豆包的制作是有一定规程的。先将淘洗好的黄米碾成面,用开水和面,发酵24小时以上。再将虹豆或红小豆煮熟、捣烂,将面用手拍成薄饼,将捣烂的豆馅放在里面,好好地团起来,粘豆包就包成了,再将秋天采摘晾晒的苏子叶,垫在下面,防止粘锅。粘豆包蒸出来后,一两顿是吃不完的,要放在室外一个大缸里冻着,等正月家里来了客人再拿出来重新上锅蒸,味道一点儿都不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市场上卖的粘豆包有粘高粱米面的,也有粘稻米面的。不论是哪种面的,吃着总没有老家黄米面的感觉好。偶而走到市场上,看到那些农村大嫂朴实的打扮,和她们大嗓门儿的叫卖声,就会想起当年,母亲忙忙碌碌蒸粘豆包的身影,想到这些,年味就浓了。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嗐!

  塘鳢鱼亦称土步鱼。《随园食单》:“杭州以土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这种鱼在我们那里也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我们家乡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有点像鲇鱼,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我一直没弄明白。这种鱼是由这种声音得名的。它的学名是什么,只有去问鱼类学专家了。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我的一个亲戚在农村插队,见到昂嗤鱼,买了一些,农民都笑他:“买这种鱼干什么!”昂嗤鱼其实是很好吃的。昂嗤鱼通常也是氽汤。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昂嗤鱼也极细嫩,鳃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有一年,北京一家鱼店不知从哪里运来一些昂嗤鱼,无人问津。顾客都不识这是啥鱼。有一位卖鱼的老师傅倒知道:“这是昂嗤。”我看到,高兴极了,买了十来条。回家一做,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昂嗤要吃活的(虎头鲨也是活杀)。长途转运,又在冷库里冰了一些日子,肉质变硬,鲜味全失,一点意思都没有!

  砗螯我的家乡叫馋螯,砗螯是扬州人的叫法。我在大连见到花蛤,我以为就是砗螯,不是。形状很相似,入口全不同。花蛤肉粗而硬,咬不动。砗螯极柔软细嫩。砗螯好像是淡水里产的,但味道却似海鲜。有点像蛎黄,但比蛎黄味道清爽。比青蛤、蚶子味厚。砗螯可清炒,烧豆腐,或与咸肉同煮。砗螯烧乌青菜(江南人叫塌苦菜),风味绝佳。乌青菜如是经霜而现拔的,尤美。我不食砗螯四十五年矣。

  砗螯壳稍呈三角形,质坚,白如细磁,而有各种颜色的弧形花斑,有浅紫的,有暗红的,有赭石,墨蓝的,很好看。家里买了砗螯,挖出砗螯肉,我们就从一堆砗螯壳里去挑选,挑到好的,洗净了留起来玩。砗螯壳的铰合部有两个突出的尖嘴子,把尖嘴子在糙石上磨磨,不一会就磨出两个小圆洞,含在嘴里吹,呜呜地响,且有细细颤音,如风吹窗纸。

  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拉喀拉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这种小弓不作别的用处,就叫做螺蛳弓,我在小说《戴东匠》里对螺蛳弓有较详细的描写。

  蚬子是我所见过的贝类里最小的了,只有一粒瓜子大。蚬子是剥了壳卖的。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像一个坟头。蚬子炒韭菜,很下饭。这种东西非常便宜,为小户人家的恩物。

  有一年修运河堤。按工程规定,有一段堤面应铺碎石,包工的贪污了款子,在堤面铺了一层蚬子壳。前来检收的委员,坐在汽车里,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还抽着雪茄烟,连说:“很好!很好!”

  我的家乡富水产。鱼之中名贵的是鳊鱼、白鱼(尤重翘嘴白)、鮕花鱼(即鳜鱼),谓之“鳊、白、鮕。”虾有青虾、白虾。蟹极肥。以无特点。故不及。

  过去我们那里野鸭子很多。水乡,野鸭子自然多。秋冬之际,天上有时“过”野鸭子,黑乎乎的一大片,在地上可以听到它们鼓翅的声音,呼呼的,好像刮大风。野鸭子是枪打的(野鸭肉里常常有很细的铁砂子,吃时要小心),但打野鸭子的人自己不进城来卖。卖野鸭子有专门的摊子。有时卖鱼的也卖野鸭子,把一个养活鱼的木盆翻过来,野鸭一对一对地摆在盆底,卖野鸭子是不用秤约的,都是一对一对地卖。野鸭子是有一定分量的。依分量大小,有一定的名称,如“对鸭”、“八鸭”。哪一种有多大分量,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卖野鸭子都是带毛的。卖野鸭子的可以代客当场去毛,拔野鸭毛是不能用开水烫的。野鸭子皮薄,一烫,皮就破了。干拔。卖野鸭子的把一只鸭子放入一个麻袋里,一手提鸭,一手拔毛,一会儿就拔净了。——放在麻袋里拔,是防止鸭毛飞散。代客拔毛,不另收费,卖野鸭子的只要那一点鸭毛。——野鸭毛是值钱的。

  野鸭的吃法通常是切块红烧。清炖大概也可以吧,我没有吃过。野鸭子肉的特点是:细、“酥”,不像家鸭每每肉老。野鸭烧咸菜是我们那里的家常菜。里面的咸菜尤其是佐粥的妙品。

  现在我们那里的野鸭子很少了。前几年我回乡一次,偶有,卖得很贵。原因据说是因为县里对各乡水利作了全面综合治理,过去的水荡子、荒滩少了,野鸭子无处栖息。而且,野鸭子过去是吃收割后遗撒在田里的谷粒的,现在收割得很干净,颗粒归仓,野鸭子没有什么可吃的,不来了。

  鹌鹑是网捕的。我们那里吃鹌鹑的人家少,因为这东西只有由乡下的亲戚送来,市面上没有卖的。鹌鹑大都是用五香卤了吃。也有用油炸了的。鹌鹑能斗,但我们那里无斗鹌鹑的风气。

  我看见过猎人打斑鸠。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午饭后,我到学校后面的野地里去玩。野地里有小河,有野蔷薇,有金黄色的茼蒿花,有苍耳(苍耳子有小钩刺,能挂在衣裤上,我们管它叫“万把钩”),有才抽穗的芦荻。在一片树林里,我发现一个猎人。我们那里猎人很少,我从来没有见过猎人,但是我一看见他,就知道:他是一个猎人。这个猎人给我一个非常猛厉的印象。他穿了一身黑,下面却缠了鲜红的绑腿。他很瘦。他的眼睛黑,而冷。他握着枪。他在干什么?树林上面飞过一只斑鸠。他在追逐这只斑鸠。斑鸠分明已经发现猎人了。它想逃脱。斑鸠飞到北面,在树上落一落,猎人一步一步往北走。斑鸠连忙往南面飞,猎人扬头看了一眼,斑鸠落定了,猎人又一步一步往南走,非常冷静。这是一场无声的,然而非常紧张的,坚持的较量。斑鸠来回飞,猎人来回走。我很奇怪,为什么斑鸠不往树林外面飞。这样几个来回,斑鸠慌了神了,它飞得不稳了,歪歪倒倒的,失去了原来均匀的节奏。忽然,砰,——枪声一响,斑鸠应声而落。猎人走过去,拾起斑鸠,看了看,装在猎袋里。他的眼睛很黑,很冷。

  我在小说《异秉》里提到王二的熏烧摊子上,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鵽这种东西我在别处没看见过。“鵽”这个字很多人也不认得。多数字典里不收。《辞海》里倒有这个字,标音为(duo又读zhua)。zhua与我乡读音较近,但我们那里是读入声的,这只有用国际音标才标得出来。即使用国际音标标出,在不知道“短促急收藏”的北方人也是读不出来的。《辞海》“鵽”字条下注云“见鵽鸠”,似以为“鵽”即“鵽鸠”。而在“鵽鸠”条下注云:“鸟名。雉属。即‘沙鸡’。”这就不对了。沙鸡我是见过的,吃过的。内蒙、张家口多出沙鸡。《尔雅释鸟》郭璞注:“出北方沙漠地”,不错。北京冬季偶尔也有卖的。沙鸡嘴短而红,腿也短。我们那里的鵽却是水鸟,嘴长,腿也长。鵽的滋味和沙鸡有天渊之别。沙鸡肉较粗,略有酸味;鵽肉极细,非常香。我一辈子没有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

  近期,品读汪曾祺经典散文集《人间滋味》。饮食这种俗而又俗的大众文化,在汪曾祺笔下带着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葵·薤》是其中尤为经典的篇章。由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引出汉代的葵。葵是什么?葵如何又能做羹?带着这个疑问考究,从葵花说到秋葵,最后在吴其浚所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植物名实图考》找到答案:古代的葵就是冬苋菜。由于时代发展,汉时的菜中之王葵如今几乎不为人知。蔬菜的命运和世界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兴盛和衰微。

  薤叶极细。捏着一棵薤,汪曾祺想到汉代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脪,露脪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由薤感叹人生短促。薤是什么?北方人极少吃,南方人常吃,现在叫“藠头”。作为南方人,我深感惭愧,吃了这么多年藠头,竟然连“藠”如何读写都不清楚,更别说藠头的渊源是薤。此类寻常植物,汪曾祺亦能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学识之渊博,知识面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

  炒米、焦屑、咸鸭蛋、茨菰是汪曾祺与故乡息息相关的食物。从《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说到故乡炒米待客之道,谈炒米手艺人,提到老祖母的炒米坛……对于咸鸭蛋、茨菰这些童年时没好感的食物,长大后却因久违而想念。悠悠往事随笔写来,无论是家常小食,还是地方风味,甚至生活里最平淡无奇的热汤,在汪曾祺笔下都添了一份文化意蕴,多了一笔闲情雅致。

  不起眼的原料经大厨之手能做出人间至味的菜品。与此同理,平平常常的饮食亦能让大师写出妙趣横生的佳作。读汪曾祺《人间滋味》,赏美食品美文。汪曾祺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和谐的背后,是汪曾祺对待文学极致认真的态度: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用词力求准确、精练。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汪曾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系屯溪、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因家贫困,曾给财主家放牛帮工,每在白天放牛后,半夜就要起来与长工们一起帮磨豆腐,他年纪虽小,但做事很勤快,颇得长工们喜欢,因此,长工们尽量照顾不让他干重活。后被财主知道很不满意,便将他辞退回家了。朱元璋没办法,只得和附近一座庙跟前的小乞丐们混在一起。长工们可怜他,每天从财主家偷出一些饭菜和鲜豆腐,藏在庙的干扰草堆里,到时朱元璋就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不久,父母兄相继亡故,朱元璋更是孤无所依,便入寺当了和尚。因朱元璋最喜食豆腐,初时,长工们仍照样送来藏放草堆里。一次寺里一连几天忙着做庙会,长工们见藏放的豆腐原封不动就没有再送了,当庙会结束,朱元璋记起去取豆腐,发现豆腐上已长满了一层白毛,他就拿回庙中,偷偷地弄来油煎食之,觉得味道更香鲜无比。以后,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油煎毛豆腐便成了御膳房必备佳肴。现今油煎毛豆腐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外名菜。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总感觉这是在诉说莜面心酸的奋斗史。确实,莜面由过去的难登大雅之堂混迹于“下层社会”到现在成为城市乡村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可谓也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奋斗过程,最终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今天。

  小时候,记得农村的小麦和莜麦种的几乎一样多,但秋收之后小麦几乎都交了公粮,平时人们家很少能吃到馒头,有限的那点白面除了过节吃上一顿,剩余的多留给老人和家中最小的孩子,我们家那时就数妹妹小,过一段时间,母亲就烙一块黄冲冲的上面用刀横竖交错地划着网格状痕迹的白面饼子,给妹妹做干粮,妹妹饿了,母亲就从吊在房顶的一个篮子里取出饼子,掰上一块,拿糖水给妹妹泡着吃,我和弟弟两眼滴溜溜地看着直咽口水……

  那时,莜麦是不能充当公粮的,所以莜面家家户户基本三六九地吃,早晨晚上往往是莜面糊糊煮山药或拌炒面,中午莜面囤囤、窝窝、鱼鱼冷盐汤。莜面几乎囊括了我的童年少年生活,至今我不吃莜面块垒、莜面拿糕、莜面炒面,不知和那时的莜面生活是否有关?

  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全家七大八小好几口人,在炕上以半圆圈的阵势围着一大盆糊糊,一人手捧一只硕大的粗瓷大碗,舀上一两勺子糊糊,捞上三四颗小山药,待热气渐渐散尽,拿筷子把山药搛起,一咬两半,熟练地把皮吐掉,三八两下把还发烫的沙乎乎的山药囫囵吞下,然后灌下几口又绵又滑的糊糊,再就几口酸的咧牙的咸菜,一种特别的舒畅就从肚里瞬间升起,待头上冒出了热气,一顿饭也就基本告终。至今想起此饭,还有一种特别的难以割舍的滋味在口里萦绕。只是这种饭特别不耐饿,早晨吃上一碗糊糊煮山药就去上学,不等放学,肚里就叽里咕噜响个不停……

  那时农村的学校一般是早晨八点开始上课,下午两三点才放学,待放学的钟声“叮叮当当”一响,我们似脱缰的野马,背着一个把敲得咚咚直响的母亲用各种颜色的布头缝制起来的书包,奔向离学校二里的家中。

  回到家里,很多时候父母已经吃过饭劳动去了,锅里面给我们留着还有热气的莜面,我们根本不按照固有的步骤去吃,着急慌忙地用猪蹄似的脏手拿上一片莜面鱼鱼或一团莜面窝窝或几个莜面囤囤,再剥上一根大葱,就一边吃一边心猿意马地跑出去玩了,有时看到队长家的孩子扛着一个大白面馒头出来,总爱凑过去和人家套近乎,妄想用莜面和人家交换一点馒头,可他们也很聪明,总是没等你把意思完全说出来,就拿着馒头一溜烟跑开了……

  上了初中我就开始住校,那时住校生吃饭是学生交什么面学校给你吃什么饭,当时白面还是稀罕物,一星期吃一两天馒头,其它四五天都是莜面,早晨一般是莜面块垒,莜面块垒是用笼屉蒸熟的,蒸的过程中经常有蒸汽流到块垒里面,黏成一大块,就没法吃了,我们打饭的时候,大师傅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一只铁锹三下五除二就给我们铲到了盆里,为此我们经常和大师傅发生矛盾冲突,如果此时食堂还有剩下的块垒,双方的矛盾基本就能和平解决,如果没有剩饭,大师傅就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妄想以势压人,结果气急败坏的我们,往往联合几个宿舍的同学,用块垒为子弹袭击大师傅。不过最终我们又会饿着肚子遭受班主任的强力……

  到了高中时候,农村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多年,大多数人家吃白面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时,由于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来补充,学校的一顿劣质大餐根本不值得我们蚕食鲸吞,所以每个学生拿干粮补贴自己似乎成了必然。当时,我们有四五个要好的同学,不但同学习而且同吃干粮,每个同学拿的干粮是不一样的,有拿干馒头片的,有拿馒头的,有拿饼子的,也有拿莜面炒面的。每顿饭后,我们吃干粮是按储存时间长短来定先吃那种的,先吃最不易储存的,莜面炒面是储存时间最长的,也是我们最不爱吃的,它往往被留在最后的时间吃。不过每到我们努力艰难吃下炒面的时候,也就到了一个月结束我们又要回家改善伙食取干粮的时候了……

  一直到了大学,莜面才彻底脱离了我的生活。转眼之间,大学毕业,工作直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莜面突然来了个华丽转身,一下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珍馐,这是二三十年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如果问我在国内最想去哪旅游?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要去新疆!”是的,我从小就想去新疆,经常上网查阅关于新疆的资料。但是,你要问我新疆哪儿有美丽的风景这类问题,我可不知道。因为,我并不关心什么风景,只关心新疆的传统美食。

  我从网上查到,新疆最出名的食物就是葡萄。新疆的葡萄颗颗大又晶莹,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得水灵灵的。摘一颗下来放在嘴里,一股清爽、甘甜的汁儿就充满口腔。我看着图片和资料,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其实,用葡萄做的葡萄干也是十分美味的。新疆人将新鲜的葡萄放进一个四壁都有小窗户的土砌小矮房里,任太阳暴晒,让葡萄里的汁液在短时间内被吸干,葡萄干就做成了。

  除了葡萄,新疆的西瓜也是一级棒,每个西瓜都是翠绿翠绿的,犹如闪亮的绿宝石。切开西瓜,瓜壤红彤彤的,让人忍不住要一口咬下。其实新疆的水果都是个大味美,除了有勤劳的新疆人和他们开耕出肥沃的土地,还有那充满“天然营养”的阳光,水果们天天贪婪地享受着“天然营养品”,能不长得好吗?

  该说说熟食了,如果你去到新疆,一下子会想到什么熟食呢?没错,那就是烤羊肉串。

  因为新疆有肥沃的青草,使羊儿们长得十分健壮,羊肉当然也很美味。在烤羊肉串时,新疆人是直接将羊肉串放在炭上烤,再加上各种调料。这羊肉串我吃过,是新疆的尔人到漳州做的,绝对正宗。烤熟的羊肉串是深棕色的,细小的调料粉就像撒在它身上的细沙,而且,因为羊肉串是放在炭上烤的,我品尝的时候,嘴里除了有香香的羊肉,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野味。

  新疆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哈蜜瓜、大饼(库乃其)什么的也十分美味。但是,不管怎样,这也得归功于勤劳的新疆人。来吧,你是不是也喜欢上新疆的美食了呢?

  我们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当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但我却对新疆人民的当地习俗非常感兴趣。

  新疆人民有三大类习俗,分别为:饮食习俗、服饰习俗、民俗禁忌。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地的饮食习俗了。

  新疆人个个都是热情好客的,并且非常大方,只要你去做客,他们会热情地把你请进屋子,并端上他们风靡全国的一大名馔——烤全羊,再配着别致的各类抓饭,一大盘一大盘,毫不吝啬。他们还有和烤全羊相似的手抓羊肉。无论谁家办喜事、丧事,手抓羊肉是必不可少的菜。当他们饿了时,他们的小吃可谓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烤包子、拉面、油塔子、奶茶。更奇特的是他们能把羊奶、牛奶制成许多奶制品,这些奶制品,这些奶制品不但有纯天然的浓郁的奶味,而营养价值相当高。再有就是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酒,那种奶香和酒香的混合味道真能把天上的神仙都引来。

  到了寒冬腊月,他们还照样在街头围着火炉吃西瓜,并且还吃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新疆的饮食独有一道风味。那里的食物,天上美味,那里的人民,热情大方,新疆真是一个好地方!

  一说到那外焦里嫩,让人赞不绝口,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的烤羊肉串,就不难想到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除了这里盛产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的哈密瓜,这里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

  烤羊肉串也许在别地也有,但属新疆的最正宗吧!烤架上堆着煤炭块,再燃起火,放上一排刚穿好的羊肉串,撒点孜然,撒点辣子面。只见烤羊肉串的小伙一手攥上二十个铁钎子,一下翻过来,那一面已经变得金黄。浓郁的香味随着烟弥漫在数十里,引来了络绎不绝的人前来一吃。

  光吃羊肉串那当然是比较单调,新疆的小吃可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主食以抓饭和拉条子为主。那抓饭里有黄罗卜、胡萝卜、葡萄干、杏干、大米、羊肉。把萝卜切成条,葡萄干直接洗好了放,杏干去核,羊肉切成大块啃着吃。抓饭讲究的是火候,做肉有一种火候,做米也有一种火候,做抓饭容易,但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抓饭还是要来新疆品茶,新疆的抓饭肉炖的又香又烂,米焖的粒粒分明,香喷喷的。

  新疆人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奶茶,奶茶以砖茶和马奶熬制而成,喜欢茶香更浓一点的多放点砖茶,喜欢喝牛奶的就多搁点牛奶,总之一家一个口味,一家一个喜好。

  薄皮包子,烤包子是各有各的特色:薄皮包子,顾名思义,吃的就是皮薄,而且都是用手擀的薄皮,大约如同三张纸那么薄吧;烤包子的皮就没有薄皮包子那么薄了,烤包子的皮是又脆又香,让人垂涎欲滴。

  新疆的美食独具特色,种类是数不胜数。如果你也想品茶新疆的美食,那就来新疆做客吧!

  一阵敲门声过后,门外站了个小伙子,手里端着个老大的碗。急忙招呼进来之后,小伙子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好家伙,这么大一碗,红火火的,看得人心痒欲馋。赶紧端出自家的大火锅,把鱼碗给他腾出来,一连声谢过之后,即刻就转入忙碌的碗筷交错的阶段。

  原来附近开了家“老碗鱼”店,有时晚上路过,隔窗望去,人还蛮多,加之最近忙忙碌碌,没好好吃上几顿,嘴里“真是淡出鸟”来了。临到饭点,打了个电话,订了一份请人送到家来,正要开开胃。

  美食当前,闲话少叙,单说这鱼香已是绕屋三匝,直诱得人心花怒放。用筷子挑开上面一层红油,一时豆腐皮、蘑菇、土豆、大豆芽、羊血、魔芋纷纷浮出碗底,味道咸淡适中,辣而不呛,鱼肉鲜香嫩软,舌尖微麻,直吃得人过瘾贪饭。

  无奈老碗太大,连吃三顿,还有余汤在锅。真是太实惠了,所费不多,不足二十五元。只是付出必有回报,报之以日日开水洗胃,报之嘴含喉片方得清火祛热。美味自外而来,又可居家随意共享,如此服务,可称是美事一桩。

  徒弟小兵从南方千里迢迢带来两包外婆菜,开始以为不过是普通的咸菜。后来发现其实是野菜和肉丝的杰作,那野菜看看吧,又有点像笋丝。笨拙的舌头第一次吃,究竟没辨清楚是什么,或者说没心思辨清楚。只是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或许还有少许辣子吧,不似以往的咸菜,用来下饭,不敢多吃,因想着不易,省着吃,也不过两三顿,两包菜就见底了。倒把先前也是他带来的田螺酱的味道淡忘了。外婆菜是湘西的特色,早有耳闻,耳闻倒真不如亲尝,江西的外婆菜,不赖。

  自从年少时吃凉皮,被辣了一回后,对辣由敬畏有加,转而求成过急,以致知道好吃却又仍不敢多吃。在南宁,把本来逛街的计划变成了咖啡馆里的躲雨,购物一节就自然而然地省了。然而,购物欲望总还在。离飞机起飞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机场的大厅和里面的候机厅里摆满了特色食品,于是在观览之际,仍不免买了些食品。因忆及在贵州买的辣子也吃完了,而某家对辣子情深意浓已极,便又买了瓶吴老桂辣酱,瓶装的,上写着木瓜爽。回到家,嗜辣的某家竟然拍案叫好,然后连吃几个白馍,大呼过瘾。果然辣得跳辣得叫,由他演绎,生动之极。而我对辣再次敬畏有加起来,以免五官对我的报复。

  新疆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是一种叫“馕”的食品,它有锅盖那么大,中间薄两边厚的饼,中间有很大的空隙,外面撒满了芝麻,刚出炉时很香,揪一小块入口,酥软不似普通面食,倒像是点心的范儿。馕的大小有点像锅盔,陕西八大怪里有的一怪叫“锅盔”,“锅盔象锅盖”,不过它中间和两边一样厚,是死面饼,可存放半年不变质。这里有些店铺把“馕”做成葡萄成串的样子,很新颖,其实就是在面上分割出好多小圆,也有立体感,但更像是画上去的。挂在街面就是一道风景。新疆人的口味也可以与我们一样共享。

  无论什么美食,味道好,永远居于首位。巴旦木又名巴旦杏,在新疆初见,一时就归到如核桃类的坚果中。不过那皮可以用手指剥开,由于皮薄,好剥,所以尔人称其为“卡卡孜巴旦木”,意即“纸皮巴旦木”。果肉香甜耐嚼适口,很像美国杏仁的味道,但似乎更诱人些。学名扁桃,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在中亚和欧洲一些国家被誉为圣果,营养价值很高,它的营养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价钱似乎也没有想象得那么昂贵,生在新疆的人真是有福了。

  乾隆皇帝的汉学文化根柢深厚。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汉诗之外,他也算得上是个美食家。他见多识广,是个“吃货”,评得出道道,议得出点子,也出得了“难题”。这个“天下一哥”,在他三下江南的时候,留下不少跟美食结缘的典故。

  江苏的泰州地处中国的南北之间,兼容并蓄,加入泰州本土独有口味,用特制的紫铜模具,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芝麻、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制成的梅花糕,据说源于明朝一位叫张四的师傅,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著名的小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故流传至今。

  戚桥茶干是盐城市阜宁县的豆制品特产,褐色,有圆形、方块状、片状等,类似潮州的“姑苏香腐”。

  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南下私访时偶患风寒,饮食无味。后一地方官员献上戚桥“歪子”茶。

友情链接